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 > 旅游指南

秋日徒步十三陵读明史4:昭陵

发表于 2011-08-10 16:37:15 点击:13263 编辑: 来源:
  • 村口有一座小小的关帝庙,关云长与后人尊称的“文圣人”孔夫子齐名,被称之为“武圣”。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区,就有林林总总的关帝庙,处处可见。而这座关帝庙是驴友们的坐标,看到它就知道昭陵不远了。 经过停车 ...


  • 村口有一座小小的关帝庙,关云长与后人尊称的“文圣人”孔夫子齐名,被称之为“武圣”。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区,就有林林总总的关帝庙,处处可见。而这座关帝庙是驴友们的坐标,看到它就知道昭陵不远了。

    经过停车场时,有同学按耐不住到柿子树下去偷果实。


   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,是明朝第十二帝朱载垕(hòu古通“厚”)(庙号穆宗,年号隆庆,1567~1572年)及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。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,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。

    隆庆帝是嘉靖帝的第三子,其本人比较平庸,且在位仅六年,原先往往被史家所忽略。其实,隆庆帝在位有两件事情值得大书特书:其一是解除海禁,调整海外贸易政策,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,史称“隆庆开关”,这使得明朝跟处在资本主义萌芽期的欧洲有了一个短暂的对接。其二是调整对北方蒙古地区的政策,改变了明王朝与蒙古地区长期敌视的状况,批准了在长城沿线多处开辟贸易市场,史称“隆庆议和”。从此直到明末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,明王朝和蒙古地区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军事冲突。另外隆庆帝的一大优点就是用人不疑,给他的臣子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,为“万历中兴”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。

    隆庆帝生前还未开始修建寿宫就病故了,万历帝即位后决定采用大峪山做作为其父陵寝的修建地点。恰好嘉靖帝原先在此修建玄宫,为日后迁葬其父,但是由于嘉靖帝犹豫不定变幻无常,几经周折之后,这座玄宫一直空着。此时正好用上,只需增建地面寿宫即可,省时省力省开支。因此隆庆帝是明朝第一位埋葬在不是为自己而建的玄宫的皇帝。


    从昭陵往南走一段上到环陵路西北方型走,从路上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昭陵的明楼和祾恩殿。

   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“哑巴院”制度,即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,几乎与宝城墙等高,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,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,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,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,俗称为“哑巴院”,并称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“月牙城”。中国古建筑中通常把那些比较隐蔽、从外面看不到的部分或构件用“哑巴”作为开头起名,“哑巴院”这么个奇怪的名字由此而来。
      昭陵宝城封土的排水系统也十分讲究:宝城为前低后高形式,城内的封土则是中高外低。宝城的内侧设砖墁凹形水槽,左右两侧稍前处又各设方井两眼,井上覆盖凿有漏水孔的水蓖子,井下有暗沟前通哑巴院内的两侧排水孔道。每当大雨降后,城内雨水能顺利地从哑巴院两侧的排水暗沟排出,有效地保证了玄宫上面封土的干燥。


    从环陵路向西北方向走,走到前方左手边会看到一座桥的时候,就到京银路了。


    一直走老师提醒大家仔细看在环陵路与京银路交界处的一座山峰,具有典型的燕山造山运动的特征。

    中生代从一亿三四千万年前~七千万年前这段时间里,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,褶皱隆起,成为绵亘的山脉。燕山是其中典型代表。科学家把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,总的叫做“中生代燕山运动”。今天我国地势起伏的大体轮廓,就是在燕山运动中初步奠定的。

    赞(0) 踩(0)